花的理想是吐艳献芳,树的理想是净空遮阳,灯的理想是照明放光,“他”的理想是继续起航。大学的匆匆岁月中我们最宝贵的是成长,他用了三年的时间书写了退伍大学生“退伍不褪色”的篇章——记我的“老部长”王聪。
王聪,男,1994年08月生,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的一名退伍士兵大学生,据我所知他曾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在部队先后获得团级嘉奖“神剑之星”“优秀士兵”,“营嘉奖”一次,还曾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在校期间每年均获得“奖学金” “三好学生” 还曾获得“励志奖学金”“筑梦奖学金”“校级优秀毕业生”“省级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部长”,就由我来引领大家走进他的点点滴滴:
一.他“担当”,他“敬业”
我依然记着他第一次给我们开会强调学习部就是一个家庭,因而他设定了部规(总共7条)最重要一条是“一人生病,全家吃药”,要成为学生会最有凝聚力,团结力的部门,要做到真正、切实的为同学们服务,对自己肩上所扛得责任负责。有一次查早操,他作为部长提前20分钟来到了操场,而我们这些干事全部迟到,因此我们几位干事全部写了5000字检查,并在部门会议上做深刻检讨,还有一次活动中出现了错误,我清楚的感受到了他的愤怒,他愤怒的不是我们错误,而是我们的工作态度,为了活动他几乎好几天都没睡好,而我们却漫不经心,得过且过。晚上把我们集合在一起开会,他并没有骂我们,而是用军人的口令说了一句:全体军姿站立。在楼道中来往的同学都对我们投以好奇的目光,我感受到了自己脸火辣辣的烫。虽然这件事情错不在我,我可以找理由不去受罚,但是当我看向他的目光时,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似乎在其中读懂一些东西,他一直在我们的旁边陪伴我们,哪怕是在受罚也一样。原来这就是“一人生病,全家吃药”,这就是责任。
我们能成为他手下的“兵”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是他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才是现实中点滴的“责任”,是他让我们在这个母校慢慢的懂得了“成长”,是他把我们,把水利系学习部带到了新的“台阶”走向了新的高度,而我们在今后定会继续发扬,传承。
二.他“无私”,他“奉献”
水利施工技术1535班是一个出色的“团队”,在他退伍刚刚来到班级,班委已竞选完毕,可能由于刚刚步入大学,班委们还没有适应自己的岗位与环境,因管理不到位和工作效率低,导致班级凝聚力较低,当时的他并不是班委,但是他依然决定召集班委开会,来讨论:如何提高个人,以及班级的荣誉感,班级竞争力。据我所知他通过在部队的两年经历及学习到经验提出了“惜岗位,补差距,当好班”的9字要求。首先班委要珍惜自己的岗位在岗位中锻炼自己,其次每一位班委要在自身找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己,最后当一位好班委,尽职尽责为同学服务,为老师服务,做好自己当好班。
在班级建设上他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无一点保留的全部交流出去,传授与他们,他为的不是自己,而是施工1535这个集体,一个由40人组成的大家庭,自那以后班级的凝聚力,竞争力步步提高,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表扬,同学们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大哥”遇到问题有困难及时找他,向他请教虚心学习,班委们一致向他看齐,他的这种独特的“9字”管理模式及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加强的嘛。
三.他“作则”,他“务实”
生活中,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我记得他们有一次施工实训,那都是地基开挖,钢筋绑扎,支模板的重工作,对于女生来说那是相当苦的工作,但是他明白实训并不是享福,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他每天都是早去晚退,有些贪玩的同学他耐心的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告诉他们,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有些同学遇到问题也是耐心的给予帮助把自己会的全部交给他们。此次实训通过大家的努力超量的完成了实习的任务,同时也学习了更多的专业技能操作,得到了实训老师藏老师和其他老师的一致肯定,使自己的班级有了很好的班风,学风。而且他的宿舍一直都是学校的优秀文明宿舍,宿舍特别的干净整洁,完全是一种“军事管理”的作风。


四.他“求实”,他“自律”
在学习上,他曾给予我们很多帮助,严格要求我们拿到奖学金,不允许有挂科的现象。在专接本之前的拼搏阶段,他把班级同学召集到学校一起学习,在最后半个月的时间里面,为大家制定了完善的“三点一线”学习方案,于是每天都能看见他们穿梭在宿舍,食堂,图书馆之间的身影,据我了解他们的休息时间不足四个小时(早晨五点起床晨背,晚上学到两点攻破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是我当年高考都没做到的疯狂阶段。因为他知道只有深厚的基础才能更加轻松的面对考试中的各种情况。他对身边的人都进行了帮助,例如:在最后十天的时候杜非凡和龚少强由于假期在家没有复习太好,导致考试压力很大,鉴于他们两个的情况,他分别给出了学习计划,因为杜非凡英语和高数忘得太多,让他近期专业知识少占一点时间,拿出40%的时间复习高数和英语。龚少强的高数和建筑力学较差,建议是拿出50%的时间学习力学(分值比较大),其余时间复习其他科目。最后继续以三点一线的方案复习,并且做到在考前保持自己的状态。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当然他们的结局是美好的,专接本人数21人,接本成功人数15人,专接本成功率高达72%再创我院新高。这就是努力的结果,也是“三点一线”方案的成功与价值。
五.他“传授”,他“陪伴”
即使拿到了非常好的成绩,王聪也没有在考完之后安逸享乐而是抓紧时间为学弟学妹们举办了一次专接本的交流会,希望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分享给大家,从而促进学校学风与班风的建设和发展。在本次交流会上,王聪详细讲述了接本的心路历程,针对新生对于接本的迷茫,王聪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就如何转变由专科升入本科后的学习习惯、应试方法,如何应对即将面临的专接本考试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比如明确接本目标、深究课本例题、整理明晰笔记等。同学们也针对专接本考试也提出了很多问题,他也在现场为学弟学妹们一一的细心解答。

他告诉我们:在思想上,要明确目标要有恒心,学会坚持,尤其要有信心,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在学习上,明确自己的专业,对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要有侧重点并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要注重自己的弱势科目。最后,生活上,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锻炼时间,要劳逸结合。无私的把自己的经验奉献给了学弟学妹,希望自己可以为自己的母校做出贡献。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要感谢学校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学长,感谢学校给予了我们锻炼的场所,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学长为我们的榜样,我们定会继续发扬和传承,我们要感恩我们的母校——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最后,他为了部门,班级,学校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其实我最初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的付出,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就是我一直想找的“信仰”,一种“务实,奉献,负责”的水利精神。这就是我的老部长,为自己更愿意为别人的部长,也是我们敬爱、亲爱的部长。他才是真正的“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一位水利精神的践行者,他将继续扬帆起航,踏上新的征程,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