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专栏

水文化专栏

首页 >> 水文化专栏 >> 正文

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水利设施

发布日期:2023-12-06    作者:     来源:    点击:

转载自中国水利报社 中国水事,内容如下:

12月4日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专家现场会披露经过近3年的全面调查和系统发掘屈家岭遗址新发现多组规模庞大、因势而建的水利系统其中位于遗址群东北部熊家岭水坝的早期坝年代范围为距今5100年至4900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且明确的水利设施。

代表5000多年前最先进的生产力

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位于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村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实证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也为考察史前水利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和演进提供了关键样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指出屈家岭此次的发现是中国最早的水利技术系统发现确定了长江中游体系也有水利系统、水控制体系且更多用于灌溉这在5000多年前代表的是最先进的生产力
主动控水用水的先进理念

目前考古工作者对熊家岭、郑畈两处史前水利系统开展了详细的考古工作熊家岭存有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构成要素的水利系统其中水坝坐落于青木垱河东—西向支流的河道上水坝呈南北向土筑而成连接南北两端山体以拦蓄水资源

据测算现存坝顶高约2米、宽约13米坝底宽约27米南北长约180米水坝东侧为蓄水区与自然岗地合拢面积约19万平方米西侧为灌溉区约8.5万平方米植物考古的研究工作显示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溢洪道位于蓄水区的北部缺口处入口宽约26米出口北抵青木垱河中上游呈南高北低的走势展示出“因地制宜”的科学建设理念同时解剖性发掘显示熊家岭水坝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坝的宽度为10.2米晚期坝的宽度26.6米晚期坝在早期坝的基础上加高加宽扩建而成。

在早期坝的使用过程中坝体东侧迎水面上沉积出淤沙层其上存在包含细小烧土颗粒的灰烬层晚期坝体即叠压在灰烬层上灰烬层中的炭化荒草种子表明增筑行为应当发生于秋冬季的枯水期。

屈家岭遗址所在的江汉平原地区河网比较密集,水资源丰富有时候还会雨热不同期因此蓄水用水防水治水十分必要屈家岭遗址发现最早的水利系统标志着史前先民的治水理念从最初被动地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地控水用水。
建设这项水利工程可能是一个国家行为

熊家岭水坝坝体堆积明显经过人工拍打、夯实或加固局部位置揭露出因拍打、夯实而形成的“痕迹面”可以看出是非常成熟的建造工艺两期坝体的各层堆积中绝大多数都掺有禾本科植物根茎应属原始的“加筋工艺”此外在早晚两期坝体堆积中发现“草裹泥”的痕迹“草裹泥”属于一种加筋工艺在良渚水坝建设中也使用了这项工艺是建筑临水的土台、堤坝等设施时普遍使用的工艺可使坝体加快固结增加抗拉强度,不易崩塌

草裹泥剖面还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区表明堆筑时草裹泥是从不同地点运送过来的一到即铺筑没有统一堆料过程这表明建设工序需要先民们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除了“草裹泥”外熊家岭水坝的堆筑还需要大量的土据勘探显示为缩减建设所需人力物力水坝遗址铺设于天然山体之间周边为沼泽区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设计营造工程的规划、设计材料的采集、运输、制作工程实施建造等工序需要相当的管理组织能力

浙江大学刘斌教授提出屈家岭的水利系统体现的治水理念与大禹治水概念不同它是配套这个生活区、古城的一种建设是对用水的一种规划何努指出这项水利工程必定是一个强权的组织来组织劳动力进行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国家行为。

从遗址现场蓝绿色水坝早晚期分界线可以看到人类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我们仿佛看到了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史前单体聚落靠人力肩挑背扛修起这座土坝利用水利灌溉系统近水而栖繁衍生息孕育长江文明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