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专栏

水文化专栏

首页 >> 水文化专栏 >> 正文

历史治水名人——苏轼:一代文豪结缘水

发布日期:2024-10-23    作者:     来源:    点击:

01人物简介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礼部尚书,其撰写水利著述有《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

苏轼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豪,治水的伟业和廉洁的作风,同样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苏轼把水利事业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每到一地,治水一方。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他重视实地调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治水;在施工中又体现出身先士卒、不辞劳苦的奉献精神。

苏轼的一生,在抗洪救灾、兴建水利方面政绩显著,许多地方至今留存着与他有关的工程、遗迹和传说。

02治水故事

任职徐州 抗击洪水

公元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州。当年黄河在曹村决口,使梁山泊泛滥,南清河水溢出故道。苏轼到任仅三个月,洪水就汇聚在徐州城下。洪水一直涨,富有的百姓已争相出城躲避洪水。人心慌乱时,苏轼临危不惧,掷地有声:“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稳住人心后,他寻求驻守禁军统领的帮助,积极组织抗洪。在苏轼的带领下,徐州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筑起东南向的长堤,起于戏马台,止于城墙前。

在指挥修堤抗洪的同时,他组织人员疏导洪水进入黄河故道,十月上旬,黄河东流入海。危机解除,徐州城被保全,数万人载歌载舞,欢庆一堂,苏轼当即写下诗句:“吾君盛德如唐尧,百神受职河神骄。帝遣风师下约束,北流夜起澶州桥。”

水退以后,苏轼又为民请命。《宋史》记载:“(苏轼)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他组织修建木堤,在东南角城墙上兴建黄楼。黄楼今天仍在无言地诉说着苏轼的功绩。

到任的第二年,徐州又遭遇严重旱灾。苏轼组织人员踏勘水源,征集民夫,修筑池塘、水库,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灌溉用水问题。在治黄史上,他的抗洪成绩可圈可点,“疏堵并行”的实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治水杭州 功绩卓越

公元1089年,苏轼再次到杭州任职。此时的西湖因长期未疏浚已呈“水浅葑横、如云翳空”的堙塞之状,钱塘六井早已荒废,人们无净水可饮。

到任的第二年,苏轼便开始组织修缮六井,率领军民疏浚西湖。此次修浚西湖是一项大工程,苏轼亲赴现场指挥。治理后,西湖容量增加,暴雨时可避免出现城市内涝现象,多余的水补充六井。苏轼将疏浚西湖的葑泥筑成长堤连通南北,这便是后来著名的“苏堤春晓”;开挖过程中,苏轼在湖中最深处修建了三塔作为标志,这就是“三潭印月”。

苏轼统筹考虑,周密安排,治理西湖既治标又治本。此后,他又组织人员修缮、清理六井,将引水管道由竹管改为瓦筒,既坚固耐用,又扩大了供水范围,最终“西湖甘水,殆遍全城”,杭州城供水系统日趋完善。次年大旱时,百姓亦因此未受缺水之苦。

被贬惠州 兴水修桥

公元1094年,苏轼年近六十,被贬惠州。虽然当时他疾病缠身,生活无着,但他一如既往地为民做事。经过调研,他积极建议地方官员修建水利工程。

苏轼参与修建了惠州的“两桥一堤”。一是在西枝江上修了一座浮桥,每两船为一舫,用40只小船连成20座舫,用锁石碇把它们固定在江中形成船桥,随水涨落,方便出行。二是改造平湖门到西山之间的一座长桥。此处水面宽,一般木料易腐,桥常修常坏;苏轼的改造方案是在平湖门和西山两端各修筑一段堤,中间造飞楼九间为桥,木料改用木质坚硬的盐木,以减少后期维修费用。

工程进展到一半时,资金不继,苏轼先捐了皇帝赏赐的犀带,又求助弟弟苏辙将内宫赏赐的数千两黄金捐了出来。历时八个月,工程建设完成,舟桥叫东新桥,长桥叫西新桥,改造后的西新桥气势宏大,坚固耐用,既是要道,又是美景。后世为纪念苏轼,将长堤命名为“苏堤”,堤上的西新桥又被称为“苏公桥”。

03治水方略

苏轼一生多次抗洪治水,《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一文中指出:“治河之要,宜通其理而酌之以人情。河水湍悍,虽亦其性,然非堤防激而作之,其势不至如此。古者,河之侧无居民,弃其地以为水委。今也,堤之而庐民其上,所谓爱尺寸而忘千里也。故曰堤防省而水患衰,其理然也。”

他认识到,如果人类活动过度地挤占了水的活动空间,那么水就会“ 激而作之 ”,这也体现了“ 人水和谐 ”的理念和智慧。

水患虽不可避免,但苏轼认为,通过努力是可以将其战胜的。在《钱塘六井记》中,他批评道:“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他认为,治水应该未雨绸缪,立足全局,规划周全,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在《东坡易传》中,苏轼对《易经》中关于水的特性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发挥,他的治水理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对水之特性的认知。如他对风水“涣”的解释是:

“世之方治饿也,如大川安流而就下;及其乱也,溃溢四出而不可止。水非乐为此,盖必有逆其性者,泛滥而不已。逆之者必衰,其性必复,水将自择其所安归焉。古之善治者,未尝与民争,而听其自择,然后从而导之。”

有了对水性的深刻认识,行之于治水实践,便形成了苏轼就水性而因势利导的治水方略。基于对水性的认识,苏轼进一步提出,水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对其加以控制利用。

纵观苏轼一生,数度出任地方官,水利成就卓著。虽然他自言“性喜临水”,但其水利成就,更多地还是源于他深知水利兴废与政事兴衰紧密相关,从而在主政各地时,深入体察民情,了解民众疾苦,做到了以水利服务民生,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河长”作用。

04后世评价

(苏轼)自密徙徐。是岁,河决曹村……汇于(徐州)城下。……筑东南长堤……。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北宋·苏辙《栾城集·东坡治水》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元·脱脱、阿鲁图《宋史·苏轼传》

徐州太守苏长公,夜呼伍卒登城墉。一身未足捍大患,岂无木栅兼竹笼。戏马台傍二十里,筑堤横亘长如虹。……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无尽恩无穷。——明·吴宽《赋黄楼送李伯贞》

转发自朝夕水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