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专栏

水文化专栏

首页 >> 水文化专栏 >> 正文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发布日期:2023-06-22    作者:     来源:    点击: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水为师、以水为鉴的传统,用水、治水的“水利文明”悠久灿烂,水的哲学思想历久弥新,水的美学文学旷古不衰,细水长流中包含着高深莫测的智慧。下面让我们一同开启水文化探寻之旅,感悟中华水利辉煌文明史!


自古以来,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圣河”。从自然层面来看,它作为一条河流,给予了我们生命之源的水,滋养了世代而居的黄河沿岸的人们,为人们提供赖以生存的家园;从文化层面来说,它不仅仅是一条河流,它熔铸了中华民族的魂魄、风骨和精神,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延续。

01

黄河概况

黄河全长约 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 75 万多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五大河流,是中国第二长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从高空俯瞰,呈现巨大的“几”字形,像一条长龙奔腾在中华大地上。在奔向大海的过程中,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从山东注入渤海,可以说流经了半个中国。通常人们把黄河流经的地区称之为黄河流域,黄河干流多弯曲,素有“九曲黄河”之称。


02

黄河文化

1.黄色—文化符号

中华民族崇尚黄色,中华文明就是黄色文明。这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土上,黄河旁边有一定的关系。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黄色便具有文化象征意义。我们中华民族把黄色作为自己经久统一中不变的流行色,把黄色作为至高无上的象征,因此衍生而来的“皇帝”成了最高统治者的称谓,黄色成为皇权的象征,黄色也就成了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


2.姓氏文化的根源地

对于中国的姓氏起源,要追溯到伏羲、女娲时代,它与当时的氏族社会结构和婚姻的演变密切相关。从群婚制到婚姻制度的转变过程中,形成了姓氏。由于远古时期伏羲、女娲、黄帝、炎帝等氏族部落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所以说中华姓氏起源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主要在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区--河南。在当今最新排名 100 个大姓中,有 78 个起源于这里。作为姓氏文化的根源地,构建出中国庞大的族姓系统,维系着中华五千年的民族体系,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将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显示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


3.众多王朝的建都地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黄河中下游地区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2000 多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就建都于黄河流域。从夏朝建国(公元前21世纪)开始至北宋,历朝历代都在黄河流域建都。我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中,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均在黄河流域或黄河两岸。这得益于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遥遥领先。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等条件,在此定居的劳动人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经济繁荣,为它的政治中心地位奠定了基础。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它百折千回、生生不息、东流入海,这也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奋斗进取历程的写照。